底侧卸式矿车的核心设计理念是:车厢的底部的一侧可以打开,利用物料自身重力和车厢的倾斜动作,实现快速、自动卸料。其
底侧卸式矿车厂家给大家介绍下主要组成部分包括:
车箱:
这是矿车的主体部分,通常由高强度钢板焊接而成,呈U形或V形截面,用于承载物料。
关键结构:车箱的底部不是平的,而是向一侧(卸料侧)倾斜。更重要的是,车厢的整个底板实际上是一扇可以绕另一侧转轴旋转开启的“门”。
卸料门(底门):
这是整个设备最核心的活动部件。它通过铰链或转轴安装在车箱底部非卸料侧的一边。
在运输状态下,卸料门被牢牢锁闭,与车箱形成一个完整的容器。

门锁机构:
用于在运输过程中将卸料门紧紧锁死在关闭位置,防止物料泄漏。
常见的锁闭方式有钩式锁、插销式锁等。这个机构通常设计为自动解锁,当矿车运行到特定卸料点时会触发。
行走机构(轮对):
由车轮、车轴、轴承箱等组成,支撑整个矿车在轨道上运行。
车架:
连接车箱和行走机构的框架结构,承载主要受力。
连接器:
位于矿车两端,用于连接各个矿车组成列车,并由机车牵引。
卸载轮(或卸载臂):
这不是矿车本身的部件,而是固定在卸料点轨道基础上的一个装置。它是一个突出的导轨或滚轮。当矿车行进至此,会碰撞或带动矿车上的解锁装置。
二、工作过程(如何工作)
底侧卸式矿车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装载、运输、卸料三个阶段。
1. 装载
矿车停在装载点(如箕斗下方或装载机下方),此时卸料门处于紧闭锁死状态。
物料从上方装入车箱内。
2. 运输
装满物料的矿车与其他矿车连接成列,由电机车牵引在轨道上运行至卸料点(如井底煤仓或地面储矿仓)。
在整个运输过程中,门锁机构确保卸料门不会意外打开。
3. 卸料(核心环节)
这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,其步骤如下:
a. 定位与触发:当矿车列车缓慢通过专用的卸料曲轨(卸载曲轨)时,固定在基础上的卸载轮会恰好接触到矿车上的门锁机构的触发装置(如一个杠杆或滚轮)。
b. 自动解锁:随着矿车继续前进,卸载轮会强制拨动触发装置,使门锁机构(如锁钩)脱离,卸料门因失去约束而自动打开。
c. 倾斜卸料:由于车箱底板本身是向卸料侧倾斜的,并且此时整个矿车在卸料曲轨上行驶,卸料侧的车轮会行驶在一条位置较低(或带有坡度)的轨道上,导致车箱向卸料侧进一步倾斜。
d. 重力卸料:在重力作用下,物料沿着倾斜的底板从打开的卸料门一侧迅速、干净地滑出,落入轨道旁的料仓或输送机上。
e. 关闭与复位:卸空后,矿车继续前行,离开卸载曲轨区域。卸载轮不再作用于门锁机构,卸料门依靠自重自动回落至关闭位置,同时门锁机构也自动复位并重新锁紧卸料门,为下一次装载做好准备。
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,只需电机车匀速牵引列车通过卸料点即可,实现了连续、高效的自动化卸料。